在国家“数字经济”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等重大战略驱动下,建筑行业朝着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方向转型发展。今天,《企业聚焦》系列报道关注的是连接技术与产业高能级创新平台——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(以下简称研究所)。研究所的建设是苏州市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举措。研究所定位连接技术与产业的新型研发方向,力争成为“突破型、引领型、平台型”的高能级创新平台。
企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支撑企业向前的科技创新力量,研究所自成立以来,积极打造基建领域的融合人才中心。现已形成跨学科、多专业、结构合理的研发与咨询团队,硕士以上学历超过80%,其中获评各级领军人才10人次;成功获批高新技术企业、江苏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、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、江苏省数动未来融合创新中心、苏州市新型研发机构、苏州市瞪羚企业、苏州市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。
走进研究所内部,满墙的荣誉证书熠熠生辉,办公桌旁,讨论声此起彼伏,科研人员们在为共同的目标献言献策,现场气氛十分热烈。 聚焦数字低碳与智能建造产业化关键技术 研究所立项自主研发 智慧建筑软件平台、低碳运维 及轻量化软硬件系统 并开发普适型的安全监测预警 等一批关键技术(产品)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研究所 如何在软件、硬件上 “双向发力” 硬件设备 研究所自研SCBOX、边缘计算网关等硬件设备,设备调试门槛大幅度较低,系统稳定运行效率显著提升,建筑低碳核心硬件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。 软件方面 自主研发的建筑物联数据中台、智慧建筑软件平台、建筑能碳控制平台,将建筑的结构、系统、服务及管理融为一体,实现建筑的智慧化管理和运行。 建筑物联数据中台 智慧建筑软件平台 建筑能碳控制平台 目前,研究所已累计申请 发明专利(软著)134项 授权(登记)发明专利(软著)61项 技术攻关能力不断增强
近年来,研究所先后与苏州城投集团、启迪集团、胜科纳米等龙头企业合作,共建了相城数字金融产业园、河海大学常州校区、青苔中日工业设计村、胜科纳米总部大楼等一批高品质项目,打造了一系列行业示范标杆。这些项目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迈向一体化进程,加速技术创新,同时培养高素质人才,支持产业发展,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助力。
当前,经开区正坚定不移朝着“美丽三城”建设的目标稳步迈进,切入融合引领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,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持续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。未来将继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牢牢把握行业数字化转型重大机遇,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,加快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落地应用。